2016 至年末,回想一整年來自己都幹了些什麼。然而除了在工作裡充滿幹勁的身影以外,幾乎想不起自己還有什麼故事可以說,才是殘忍的事。
上班族每年平均工作 2,140.8 小時,每天是 8 小時又 26 分鐘。大約七八點下班,問問自己,下班的時候,你都在幹什麼去了?

最近一篇文章很紅,《不工作的時間,決定了你最終的社會地位》,舉例人們最終的成就,會來自日常累積:「用不工作的時候,一年裡讀了二百多本書。用不工作的時候,四個月寫成一本書。用不工作的時候,創立了公眾號認識了五湖四海的朋友。」
再看看,Yahoo CEO Marissa Mayer 常說她對數據的敏感都來自烘焙,她因為在下班時熱愛烘焙,因此建立了各種電子數據表来分析蛋糕和糖霜的比例。一件熱愛的事,不只要做的熟能生巧,還要超乎意料,因此她下班後的興趣,培養了上班時的成長。
工作以外的時間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那一段時間你可以完整地為自己決定、把自由歸還給自己,決定自己要持有一份什麼樣的生活,大至你如何塑造自己的人生。

年末回顧自己的努力之餘,我也暗自許自己一個新的 2017,不要浪費了自己下班的時間,不要怠慢自己成為一個懶惰的人。
下班後扣掉吃飯洗澡剩餘的兩小時,決定我們的模樣,留給自己生活彈性,與手機分手好好讀完一本書,從最小的事挑戰,改變自己什麼也沒做就過了一天的空虛。
下班後的時間,提昇的不是薪水職位,而是活著的視野與格局。

時間是公平的,想要有個充裕的人生,培養自己有能力效率且精準的態度。下班後的興趣,需要長時間的專注與堅持,找一件你真正熱愛的事,每天一點一點去完成它。如果你真的覺得很難,就先把手機離開你的範圍開始吧。

(圖像來源: Google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