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世代,創業門檻低,人人可以上網開店做老闆, 而且網上創業容許在家工作,吸引不少在家湊仔的媽媽加入,於是出現創業媽媽,外國稱為Mompreneur,是由Mom(媽媽)和Entrepreneur(企業家)合併而來,繼雙職母親後的新類型媽媽。 余倬茵 Benny Profile 八十後妈妈, 擁一子一女,兒子5歲,女兒1.5歲 Busymama 創辦人統籌創意及親子活動, 網上教做兒童手工藝等. Benny心中有一團火,因為這團火,她婚後不甘只做湊仔婆,開創為小朋友搞主題生日派對的生意。這位滿載創意點子的媽媽,曾在美國讀藝術,回港後做Event Planner,即活動統籌,最擅長是廢物利用,「當初因為經費有限,幾千元搞一場嘉年華會,為了省錢,惟有傍晚去工廠區執垃圾,紙箱、木板、發泡膠等撿一大堆,回來再發揮創意。」Benny的團隊都是年輕人,個個愛玩,點子古靈精怪,經常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道具,用泡泡紙做出手感「核突」的布料、用紙皮做出如木料的道具等,搞萬聖節派對更成為其公司的王牌活動。 曾修讀藝術的Benny,工作室滿是她的創意手作。 Benny用廢膠樽做的手作,她指小孩望着樽裏的吸水珠慢慢下降,可以幫助他們安靜下來。 打工結婚創意曾被壓抑 自言有點藝術家性格的Benny,創意無限,要求奇高,最享受完成工作後的滿足感,「我記得有次替一個商場做布置,通宵工作後看到商場人流漸多,望著自己的東西,感覺很爽。就是為了這一下,即使已經筋疲力竭,那感覺不是錢可以買回來的。」再說起當日那感覺,今日的Benny依然眉飛色舞,十分興奮。 Benny公司的生意愈做愈大,由一場收費幾千元,跳至十幾萬元一場,甚至高級大型屋苑、大商場也找上Benny,「有個尖沙咀一線商場找我們做,但涉及銀碼太大,又不先付部分錢買材料,我們根本接不了這單生意。」她解釋很多公司數月後才「找數」,但為了下一場活動,要自己墊支買材料,公司長期處於沒錢周轉的狀態,當時看到公司的發展有限,但又無力改變,她覺得很心灰。 找不到出路,Benny結束了公司,返東莞一間五星級酒店任巿場營銷。她笑言過了兩年「頹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