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7的文章

比好成績更關鍵 ~~ 孩子的同理心

美國心理學家、時代雜誌專欄作家蜜雪兒‧玻芭(Michele Borba)認為,當前的教育過分強調自我與成就,不利這一代兒少成長及人類社會發展。教養有同理心的孩子,比我們以為的更重要。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成功,所以請最好的家教,買最新的電子產品,安排課後輔導,以獲得好成績。 但最新調查顯示,非認知技能,例如情感、情緒教育、合作、快樂、同理心,才是決定孩子能否在學校裡甚至社會上成功的決定性因素,而非許多父母最重視的分數、成績、競爭。 美國中小學成績單有兩個面向。一個面向是孩子的智育學習分數,另一面是愛心、道德、美感等人格特質評量。玻芭(Michele Borba)說:「現在很多父母都只看成績那一面。」 最新的全球經濟報告指出,批判性思考、決策、解決問題的能力仍然重要,但人際技能、情緒智商、與人合作、同理他人的能力也同樣重要。同理心,是把自己放在他人立場看問題的能力,是健康發展、成功快樂的人格的基礎。有同理心的孩子更討人喜歡,好找工作,更有韌性,是更好的領導者,是非觀念更清楚,甚至更長壽。 但根據2010年的一份報告,當代青少年的同理心,在過去30年內顯著下降。有75%的大學生表示自己「不會去想像朋友的問題」、「不會站在朋友的立場看事情」、「不會主動關心不幸的人」。哈佛大學2014年對一萬名少年進行價值觀調查,近八成少年認為「成就與自己的幸福」最重要,不到兩成認為「關懷他人」重要。超過八成受訪青少年表示「父母重視我的成就勝過為人」。 這對爸爸媽媽們是一個警訊。如果我們教養出一批只重視成就、自私的人,只看得見自己的手機,只關心自己排滿的行程,卻看不到面前其他人的困難,這將是人類社會的災難。 隨著同理心的消褪,少年同儕之間的爭執、衝突、殘酷行為都會增加。現在校園裡的霸凌問題,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更嚴重,無法承受霸凌壓力而自殺的青少年人數,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多。研究顯示,從事霸凌的孩子,普遍缺乏同理心。教養有同理心的孩子,可能是終結霸凌的最終解方。 可喜的是,我們可以教育孩子成為有同理心的人,如同我們教他們寫字與算數。同理心教育,要從小開始。平時在與孩子的談話中,不要總是問:「你今天考得這麼樣?」試著說「你今天做了些什麼?」幫助孩子了解關懷的價值。拿到成績單的時候,不要只看考試分數,看看老師的評語,誇獎孩子關懷他人...

DIY 麵粉泥膠,假期最好的親子游戲

在悠長的假日,可以和孩子一起 DIY 麵粉泥膠, 一起發揮創意! 材料: 1. 麵粉 250g (已過期也沒有問題) 2. 鹽 100g 3. 水 135ml 4. 食用色素 少量 5. 植物油 少量 做法: 1) 將麵粉用篩篩過,可令做出來的泥膠較幼滑及顏色均勻。 2) 加入鹽拌勻,增加泥膠硬度。 3) 逐少加水搓揉,搓至麵糰狀,邊搓邊留意麵糰的黏性,如太乾,可加多點水;如太濕,則再加麵粉。 4) 搓揉至理想的黏度後,逐少加入食用色素,直至顏色滿意為止,然後再搓揉(顏色可自由配搭溝色)。 5) 最後加少少植物油,可令泥膠不易變乾,再搓勻即成。 ================================================ 來源: 鄭小B之成長日誌

【 FB「教主」Mark Zuckerberg 二女出世 望女兒度過愉快童年】

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在facebook宣佈二女August出生,並上載一家四口全家福及給幼女的信。 Mark早於3月已在facebook宣佈,華裔妻子Priscilla Chan再度懷胎,並於8月初透露,今年會放兩個月侍產假,先放一個月迎接August出世,今年稍後再放一個月。和前年大女陳明宇(Maxima Chan Zuckerberg)出生時一樣,Mark及Priscilla 也寫了一封公開信給妹妹。他們在信中表示,對女兒長大後身訖的世界感到樂觀,但指出「這可能是個嚴肅的世界」,因此他們希望女兒應該度過「魔法般的」童年,因為每個人「只會有一次機會做小朋友」,「女兒長大後也會很忙」,所以在小時候應該多花時間盡情玩、盡情睡、盡情造夢,叫女兒不要為未來太過擔憂。 Priscilla懷首胎前曾三度流產,當大女出世時,當時夫婦二人表示會將99%的 FB 的資產捐給慈善事業。 以下為Mark及Priscilla給幼女的信英文版本全文 Dear August, Welcome to the world! Your mom and I are so excited to see who you will become. When your sister was born, we wrote a letter about the world we hoped she and now you will grow up in — a world with better education, fewer diseases, stronger communities, and greater equality. We wrote that with all the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our generation should live dramatically better lives than ours, and we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do our part to make that happen. Even though headlines often focus on what’s wrong, we still b...

【 把快樂放大 】

每個人都希望有知己。好朋友會分擔困難,分享快樂。可惜有些朋友擅長解決困難,卻不懂得「替人開心」,因而令友誼停滯,甚至彼此產生誤會和嫌隙。 有一人,擅長「批判快樂」。你和他分享好消息,他很留心聆聽你的說話內容,但聽後會用負面語氣回應,態度嚴肅,眉頭深鎖、滔滔不絕地向你點出開心事背後有可引發的問題和煩惱,時常把「你有無考慮過這些問題 …… 」掛在口邊。你分享快樂,他會把你的快樂減半。 另一種人,他會「騎劫快樂」。他主動聆聽你的分享的開心事,流露興奮表情。但當你說到一半,他便會急不及待插入,熱情雀躍地訴說自己的好消息,把話題轉換到自己身上。他的口頭禪是「你剛才說的情況很似我 …… 」 又一種人,他會「消滅快樂」。你在說話,他表現出分心的態度,以不專注的身體語言,包括平淡的聲調,極少眼神交流,大部份時間沉默,很少回應。無論你多麼興奮,他只簡單、平淡地表達替你高興的感受:「係咩?恭喜你!下次再傾。」似乎他對你說話的內容興趣不大,想快些完結對話。 最抵錫的一種朋友是能夠「放大快樂」。他會主動地聆聽你的說話內容,包括留意你的聲調語氣、面部表情、身體語言、眼神、手勢。仔細留心你最開心的是甚麼。真摰地追問相關的詳情,把整個談話內容集中在你這件最開心的事上,不會離題。他又會真誠地告訴你他也替你高興,他聽後有甚麼開心感覺。 懂得放大快樂的人,會贏取更多友誼,他會令配偶、子女、朋友、同事更加快樂。 文: 頭條日報

女人,豐富自己的內涵是遠比化妝打扮還來得有美

小時候總是著急想著要快快長大,看到明星化什麼妝,自己就要跟著模仿,鏡子的自己沒辦法展現出真正的自信、無法展示自己的魅力;踏入職場後,有敏銳的觀察力跟成熟的思考能力後,漸漸地清楚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也知道唯有豐富的內涵,才能夠讓人散發光采和充滿自信 培養興趣,充實自我 人生短短數十載,千萬不要把所有的精神和體力都給了家庭/工作,為自己培養家庭/工作以外的興趣,不管是烹飪課還是彩繪課程,都是既紓壓又很療癒的活動,是時候把瑣碎的事徹底拋開,全心全意地投入你興趣的事。 如果你不喜歡動手做,就去參觀一些展覽,不管是藝文類還是童趣類的,只要靜下心來,好好欣賞、好好品味,多看看一些家庭/工作以外的東西,你將會發現這個世界原來還有這麼多新奇有趣的事物等著我們去挖掘~ 如果你不喜歡人擠人,那就去一家 Cafe 好好地看一本書吧!現代人過於依賴3C產品,常常都拿筆忘字、詞窮的時代,重拾起書本,給自己好好補充吧!藉由書本帶來的知識,除了能讓你遇到問題時能夠侃侃而談,更能讓你的思路更多元、更開闊! 適時放鬆,不要緊逼自己 現代人給自己的壓力已經大到極點,每天的生活就是起床、上班、工作、下班、回家,而下班后還在想今天什麼還沒完成;拜託大家,下班了就真的下班吧! 不管是下班後的情侶約會還是閨蜜的聚餐,都會讓人充滿期待,讓人慶幸在疲憊時有人陪伴,那就足夠了! 走出戶外,讓視野更遼闊 每天認真工作,有多久沒有讓自己放個假了呢? 找個週末走到戶外,好好地呼吸新鮮空氣,看看那些你忙於工作而沒看見的美麗風景;出外遊玩不只放鬆自己身心靈,也能為自己和家人、情人創造美好的回憶,讓彼此的感情升溫! 充滿自信,落落大方 最後的最後,想跟大家說:無論發生什麼事,遇到什麼問題,都請一定要相信、給自己信心,唯有如此,才會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一切問題! 不管如何,請你一定要始終相信自己很棒 !給自己最大的信心! 圖:Jess網 / google 文:Dolphin (姐妹淘)

【女人的性愛說 ..... 30歲無 "愛" 不做、40歲後 "親密" 是最棒的禮物 】

夫妻性福宣言追求身心完整結合: 情感交流、情緒的釋放以及身心需求的滿足。  30歲後:重視感覺,無「愛」不做 對我來說,生殖器的接觸也是心靈的接觸,所以我只跟我的老公做。—佩佩,32歲,書記 只要我跟老公吵完架後,當下壞情緒還沒消除,他就休想碰我的身體!—曉雲,35歲,業務員 30歲了,經歷了愛過人、被愛過、被傷害過、也傷害別人…而這些都豐富你的生命。這些,都讓你變成現在的自己。於是對於性愛有了全新的觀點和想法,不再向任何人「要」幸福,幸福是要不來的。開始懂得思索自己喜歡什麼、渴望什麼、不要什麼。試著把過去當成養分,滋養自己未來的幸福。 40歲後:親密是最棒的禮物   夫妻性福宣言-親密擁抱、貼心傾聽都會比性愛更快「高潮」。 我老公每個月都會安排一次兩人的親密約會,通常會來個輕旅行,減輕生活上的壓力,感謝他的用心,讓我很幸福。— Jasmine ,41歲,老師 我喜歡睡覺前老公抱著我,親親我,跟我說聲晚安~—Angel ,43歲,業務經理 40歲後的女人,深刻感受身體隨著時間變化,這段「過程」可能會有點不安,因不再擁有緊實的身體、性慾逐漸下降,也許性生活會有改變,那就面對現實吧!我們都會老。話雖如此,這時期的女人重視親密更甚於性愛。你必須知道,女人如何測量你對她的愛?這樣的測量通常不是經由性愛,而是關心她、照顧她的心情、幫忙做家事、照顧小孩、安排約會。這麼做,可以創造更多親密和滿足的體驗。 本文出自 性福導師朱瓊茹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快樂的家庭 必先要有一位快樂媽媽!】

其實家庭中每一個角色都有着重要的位置, 而且每一個崗位亦應得到不同的尊重, 哪怕是家中年紀最小的孩子, 又或者是家裏離鄉別井的傭工。 兩個人由單身生活到二人世界, 一對夫妻需要不同的磨合方法, 婚姻的維繫不單單依靠愛情, 中間還要存在彼此的包容及尊重, 兩個獨立個體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文化及生活習慣都有着重大的差異, 在一個新組成的家庭生活裏, 根本就是一個初建成的地基, 還未到屹立不倒的階段, 一段關係並不是以對方受落就幸福快樂, 單一的付出只會令對方增添壓力及不安, 仍然要擁有獨立思考的地方, 讓大家可以有喘息的空間, 同時要保持自己的社交圈子, 過度依賴對方 只會令人透不過氣, 如果可以擁有共同的興趣就更可幸了, 而且孩子亦不是家中的全部, 兩小口子才是家裡的核心, 夫妻日關係感情厚潤。 人是有無數的缺點, 但不要忘記對方的優點。 其中一個重要的條件是有一個快樂的媽媽, 孩子多以母親為首要對象, 要是每天對着一個愁眉苦面的人, 教他們如何可以感受人生是有希望, 媽媽把負能量擴散出去, 換來只有大量的負面情緒, 不但孩子受罪, 丈夫亦不能幸免, 每事都看不順眼, 每事都怨天尤人, 首當其衝必然是身邊人, 相反亦然, 一個凡事挑剔而不滿的丈夫, 亦不見得家庭會變得溫暖舒適, 先滿足自己的需要, 讓自己有一個快樂感恩的心情, 才有力量及精神去貫串家中每一位成員, 婚姻是需要經營的, 家庭是共同建立的。 轉載:平方媽媽

怪孩子愛撒謊,要怪就怪父母沒做到這3件事!

經常聽人說,現在孩子太聰明了。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父母覺得,現在的孩子相對自己小時候,懂的東西太多了,甚至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撒謊。 養出一個誠信獨立的孩子,父母必做的3件事! 1、做不食言的家長 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爸爸媽媽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會刻印到孩子的骨子裡。謊言就是謊言,父母常在孩子面前食言,孩子就會有樣學樣。反之,想孩子成為誠信的人,父母首先要不能食言,言出必行,在許諾前請先想清楚自己是否能完成、並準時的做到。若特殊情況,不得已取消約定,應該真誠的向孩子道歉,告知孩子原因,並務必取得孩子的原諒。 2、不當面拆穿孩子的謊言 孩子說謊的動機是什麼?當然是想逃懲罰或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魯莽的父母都會當眾拆穿孩子的謊言,讓孩子知道不比爸媽厲害,但這無法制止孩子接下來撒謊的行為,只會讓孩子下次把謊言編的更為周全。 反觀智慧的父母,他們會了解孩子撒謊行為背後的原因及訴求,做出對症糾正教育。 3、多關愛撒謊的孩子 很多父母工作很忙,都會把辦公室搬回家。孩子希望父母放下手上的工作,多陪陪自己,在他們要求後都得不到,於是撒謊自己不舒服,想父母多關心自己。 常撒謊的孩子,很多都是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一旦他們被忽視了,就會找出「藉口」讓父母多把關注自己,所以,爸爸媽媽盡可能多給孩子關注和愛。也只有獲得充足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誠實的說真話,內心變得足夠強大。 所以,父母一定要充分瞭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的現狀,才能更輕易區分孩子是否撒謊,針對性的及時糾正。 切記,爸爸媽媽千萬不要當眾責罰孩子不誠實的行為,這樣只會引發孩子心裡強烈的負面情緒,使孩子的心理和行為變得更叛逆。然而,父母坦承的告訴孩子我們被撒謊的感受,嘗試讓孩子體會撒謊後帶來的傷害。用時,多給孩子自省的時間。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我反省能力,也只有自省過,孩子才能記憶深刻,慢慢長成一個正直、誠實的人。 圖片來源:網絡

小公主公共場合鬧脾氣,看凱特王妃是怎麼哄娃的!

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在我們自己,還是周邊,都會遇到小寶貝突然鬧情緒、發脾氣,性急質的媽媽就會不停地呵斥,也有些寵孩子的媽媽則拿東西哄哄孩子,在公眾場合,這種喧鬧常使人很無奈…… 身為王妃的凱特相信身邊有不少的保姆,遇上這些尷尬的場面可交由保姆來處理,其自可以繼續保持高貴的王妃形象,但王妃凱特卻親自身教孩子,她的技巧父母們可要學起來! 威廉和凱特王妃帶著兩隻小萌的德國訪問結束了,小公主在登機前鬧脾氣的一幕也成為了最熱的新聞。 一般的家長這個時候肯定覺得超級沒面子,要麼開始責駡孩子以示自己的家教,要麼立馬滿足孩子讓孩子停止哭泣。但是王妃是如何處理? 凱特王妃搶抱起了小公主,小公主得到了媽媽的擁抱平靜了許多,然後凱特王妃邊走邊跟小公主耳語了幾句,可能許諾了什麼,小公主聽完就開心的下地蹦蹦跳跳拉著媽媽繼續往前走了。 凱特王妃如此輕易的化解這尷尬的局面,從小公主當眾耍賴到開心下地整個過程不超過一分鐘,不得不說凱特王妃為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 遇到孩子在公共場合耍賴、發脾氣,你會如何面對?我們可以學凱特王妃做到以下幾點。 1、預防 平時日常多和孩子溝通講道理,出門前事先要跟他講好規則,預防無理取鬧;預備一點寶貝喜歡的小玩具或小零食,以防他無聊或餓了的時候哭鬧。 2、在難以控制發生前先抱走哭鬧的孩子。 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對他叫理由是不管用,而且只會讓孩子更加不配合。家長首要解決的是不讓孩子的行為影響到別人,所以,第一時間抱走孩子是最佳選擇。 3、抱離孩子後,首先安撫孩子的情緒 等孩子平靜下來的時候再講道理(注意語氣和聲調),只講重點,不要給孩子太多信息量,那樣會讓孩子混亂,找出問題所在,幫他解決問題。要求跟孩子跟媽媽配合,就可以得到獎勵,這樣孩子多半是妥協。 4、公共場合迅速解決寶寶吵鬧 其實是否能在公共場合迅速解決孩子吵鬧問題,跟家長平時的養育也有著密切的聯繫。家長應該在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孩子講原則守信用,得到孩子的充分信賴,才能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比較容易的安撫好孩子。 5、強化 事後,對寶寶做得好的地方給予表揚和mrrusa鼓勵,對寶寶不對的地方明確指出來,並教他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慢慢地,寶寶會明白哭鬧不是達到目的也不少解決問題的方法。 凱特王妃不僅給我們很好的上...